文/楊國英
周末,拆解一則巴菲特的交易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昨天,伯克希爾哈撒韋發(fā)布公告稱再次大手筆增持西方石油(990萬股),至此,伯克希爾哈撒韋成為西方石油的最大股東,持股占比高達17.4%。
說實話,對這則交易,包括其5月的加倉,我有點想不明白。
1,逆趨勢加倉
上半年受俄烏戰(zhàn)爭的刺激,國際油價從年初的75美元/桶,一路大漲到120美元/桶的上方。
但是,從6月上旬開始,國際油價又開始震蕩下跌,這說明在全球資本的眼中,
俄烏戰(zhàn)爭對油價的突發(fā)刺激,已逐漸進入邊際向下區(qū)間。
在這一時刻,幾乎所有的成熟投資者(包括我),都認為,當下是逢高減持石油股票的時候。
但是,巴菲特不僅高位不減,而且,還逢回調繼續(xù)加倉。
2,中長期沒有未來
石油類公司至少中長期之未來,比如兩三年之后,其整體估值應該是向下的。
這是因為,新能源(鋰、光伏、水能、風能等)不僅已經成為趨勢,而且,最近兩三年,還呈現(xiàn)出加速擴張的趨勢。
而一旦新能源的占比加速上升,那么,未來(5-8年后)的石油與煤炭,更多的屬性,其實是化工原材料,而不是能源本身。
這樣的認知,巴菲特肯定是有的,但是,巴菲特還是加倉了,并且還加成了第一大股東。
3,非高明操作
當然,有人會說,西方石油市盈率低,一季度就狂賺超過40億美元,這其實是一種初級投資者的認知。
對于周期類公司,更為成熟的認知應該是,在業(yè)績暴增導致超低市盈率的時候,其實往往是盡快減持離場的時候。
而最佳離場時間點,一般是業(yè)績暴增導致超低市盈率兌現(xiàn)之前2至6個月。
比如,去年初的防疫股,英科醫(yī)療業(yè)績暴增導致超低市盈率出現(xiàn)在去年7月(3倍多),而股價的高位跳水,則從去年1月初2月初開始,至少暴跌超過80%。
比如,去年至今的海運股,中遠海控業(yè)績暴增導致超低市盈率出現(xiàn)在去年3季度(2倍),而股價的高位下跌,則提前三個月,從去年6月開始。
再比如,從事顯卡業(yè)務(與虛擬貨幣的挖礦周期有關)的公司,栢能集團的超低市盈率出現(xiàn)在今年3月(1.2倍左右),但栢能集團股價是從去年12月開始連續(xù)大跌的,至今跌幅超過50%。
雖然石油類公司是明顯的周期股,但是,巴菲特在西方石油業(yè)績暴增導致市盈率超低的時候,卻還是果斷選擇了加倉。
所以,五六月,巴菲特連續(xù)加倉西方石油,看起來是一場豪賭。
我想不明白,但必須去想。
因為,我所認知的,巴菲特肯定全部認知,但是,巴菲特的認知,我卻可能并不認知。
想不明白的,必須進行邏輯推導。
我所認為的,油價進入邊際向下區(qū)間,在巴菲特眼中并不是,超短期可能是,但是,至少中短期(半年)不是。
巴菲特認為,油價中短期還將上漲。
我們所認為的,乃至全球公認的,石油類公司中長期(5年以上)沒有未來,巴菲特并不認同。
巴菲特認為,石油之于能源的主體存在價值,至少還要維持5-8年。
進一步進行邏輯推導。
第一個,巴菲特認為,油價中短期內還將上漲,至少不會再大幅下跌。
這一判斷,其實押的是,俄烏戰(zhàn)爭半年內不會結束,或者即使俄烏戰(zhàn)爭結束,沙特、俄羅斯等也沒有大規(guī)模進行原油擴產的動力。
有沒有這個可能性?
詳細推敲了半天,我認為這個概率還是比較大的——即使俄烏戰(zhàn)爭半年內結束,美國和歐洲對俄羅斯的制裁卻不可能放松。
另外,沙特等中東國家、乃至美國石油公司,難得等來了油價的春天,所以,即使俄烏戰(zhàn)爭結束,他們基本上也不可能主動進行大規(guī)模擴產從而降低油價。
第二個,巴菲特認為,石油之于能源的主體存在價值,至少還要維持5至8年,注意,是至少。
這種可能性存不存在呢?
我認為,也是有可能的,盡管,事實幾乎沒有人愿意這樣。
各式各樣的新能源是起來了,而且呈現(xiàn)超高速態(tài)勢,但是,這種新能源的超高速,至少目前而言,還離不開財政政策的貼補,幾乎所有國家都不意外。
如此,問題就來了,在俄烏戰(zhàn)爭導致全球共識撕裂之下,在5-8年內,究竟有多少國家(主要是發(fā)展中國家)愿意去影響全球減少碳排放的共識?
印度,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南亞人口大國,肯定不愿意,印度既沒有形成新能源產業(yè)鏈,而且也不具備對新能源進行大規(guī)模財政補貼的可能性。
南美、非洲、以及部分東南亞國家,多數(shù)肯定也不愿意,原因與印度類同。
這種不愿意,如果是在全球化加速的時代,是可以通過全球共識機制倒逼其必須響應的。
但是,現(xiàn)在是全球化撕裂的時代,全球共識機制本就已經撕裂,又談何迫使其響應呢。
這樣一環(huán)又一環(huán)的邏輯推導下來。
我們必須要承認巴菲特認知的更高維度,即使全球走勢的事實推演(油價和石油公司股價是事實推演的結果之一),最終證偽了巴菲特這些核心判斷,或最終證明巴菲特對全球化過于悲觀了。
但是,對巴菲特的反常操作,進行詳細的邏輯推導,至少拓寬了我們的認知。
注:對巴菲特的反常投資,我們不必陷入其操作,他的操作都是透明的(也不一定全對),但是,不間斷推敲其邏輯則是很有必要的。
做主動投資,認知是必須不斷拓寬的,只有不斷拓寬,才有可能建構多維的認知體系。
只有具備多維的認知體系,才有可能結合不同的歷史變革和突發(fā)事件,揪住不同投資標的、不同投資標的在不同區(qū)間的主要矛盾,至而化繁為簡做出決策。
有句話講,投資之道,化繁為簡。
但是,邏輯和研究,必須先復雜,再簡單。
不經歷復雜的簡單,只能算是空洞。
新聞發(fā)布平臺 |科極網 |環(huán)球周刊網 |中國創(chuàng)投網 |教體產業(yè)網 |中國商界網 |互聯(lián)快報網 |萬能百科 |薄荷網 |資訊_時尚網 |連州財經網 |劇情啦 |5元服裝包郵 |中華網河南 |網購省錢平臺 |海淘返利 |太平洋裝修網 |勵普網校 |九十三度白茶網 |商標注冊 |專利申請 |啟哈號 |速挖投訴平臺 |深度財經網 |深圳熱線 |財報網 |財報網 |財報網 |咕嚕財經 |太原熱線 |電路維修 |防水補漏 |水管維修 |墻面翻修 |舊房維修 |參考經濟網 |中原網視臺 |財經產業(yè)網 |全球經濟網 |消費導報網 |外貿網 |重播網 |國際財經網 |星島中文網 |上甲期貨社區(qū) |品牌推廣 |名律網 |項目大全 |整形資訊 |整形新聞 |美麗網 |佳人網 |稅法網 |法務網 |法律服務 |法律咨詢 |慢友幫資訊 |媒體采購網 |聚焦網 |參考網
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
Copyright © 2011-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. 聯(lián)系網站:55 16 53 8 @qq.com